他的故事--我們的榜樣

編輯:Kelly Lau

     

轉載自"焦點人物"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網站(注:此次轉載已征得柯少誠博士同意)
原網址:http://foundation.hkbu.edu.hk/membersInFocus/index.php?p=20&offset=0&n=2010196#.VFOzSWdxlLN.

 

            
  • ◎編者的話
  • 每一分成功的背後都是堅持,每一點榮耀的背後都有情義

 

  • 專訪人物—柯少誠博士
  • ●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永遠榮譽董事
  • ●立美商品貿易公司創辦人
  • ●華南農業大學客席教授
  • ●前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長
  • ●前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主席
Dr.KeshaochengDr. KeshaochengDr. Keshaocheng
  • ◎他的故事--我們的榜樣

        柯教授在七十年代初於浸會會計系就讀,那時候,學院只有一棟溫仁才大樓,孤伶伶的座落於窩打老道山上,大專會堂還在籌建階段,會址是一片「小樹林」,也是學生溫習的好去處,「我們還會幫植物『施肥』呢!哈哈,當然不是你們想的那種,而是當年有一位同學懂理髮,又樂於助人,於是我們經常找他幫忙,大量髮碎落在地上,就變成天然肥料了。」柯教授笑著說。
        畢業後,柯教授投身商界,先是打工,繼而創業,在七八十年代,柯教授像是開荒牛,在改革開放之初、遍地荒蕪的中國從事農產物料的貿易生意,其中魚粉買賣,更一度佔全國市場五成以上,人稱「魚粉大王」。當時中國經濟仍未起飛,資金緊絀,某段時期,農作失收,農民買不起貴價貨,柯教授不是唯利是圖的商人,「事事賺到盡」,願意主動減價,甚至「倒貼」也在所不惜,且不會將貨就價,所賣之魚粉,成份都是天然的,既不會危害動物,也不會污染環境,一切只為促進中國農業的「可持續發展」。
        柯教授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,背後還有一個特殊身份──客席農業教授。「我要多謝毛澤東!」原來六十年代柯教授未來港前,於國內就讀中學,並與不少知青一樣,需要上山下鄉,支援農業建設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從實踐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,並深深體會到農民的生活苦況。說到這裡,柯教授一聲嘆息:「『無知』二字,真是害苦了中國億萬農民。他們只會依循固有耕作方式,不懂與時並進,採用先進技術增加產量,以致千百年來都要靠天吃飯,如此一來,生活又怎會有改善呢?」所以柯教授很早已經下定決心,日後如有機會,必定報效祖國,助廣大農民脫貧。
        農業與商業,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範疇。柯教授能夠游刃有餘,除了早年務農的經歷外,也歸因於他好學不倦,利用工餘時間自我增值,鑽研農業相關的各種學問,「我在加拿大搬屋時,單單是書,就有六十箱!」知識加上經驗,令柯教授對國內的農業發展瞭如指掌,並提出他的獨特見解:「四條腿不如兩條腿,兩條腿不如沒有腿;換言之,養豬不如養雞,養雞不如水產。」柯教授認為,水產不但經濟效益高,而且方便灌溉,對附近的農作物大有好處。不說不知,柯教授被國內的朋友稱為「上岸教授」,意思是商海泛舟,貿易做得出色,還要「上岸」做學問,真是十分難得。
        其實,柯教授一向重情義,之所以不辭勞苦,仍抽空到國內授課,傳授農耕心得,是出於血濃於水的愛國情懷。而他身為浸會校友,多年來慷慨捐資支持大學發展,不求回報,心底裡也是基於一份他一直珍而重之的母校情。他指自己在母校具備多重身份,曾是職員,亦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的永遠榮譽董事,也曾擔任校內一些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角色等;而談到當年身為校友會會長的工作,更是記憶猶新,「當年大學籌建學生宿舍,我有份協助大學籌款,經常cold call,以致有一段時間,無人敢聽我電話!」別人視作苦差,在柯校友眼中,卻是應盡之義。
        柯教授的母校情,促使他對師弟師妹關懷備至,多次以學長身份回母校主持講座,分享成功之道。他特別提及幾年前的一次演講,題目是「樂學通識」,專門講解有關竅門及其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,希望同學早日打下通識的基礎,應付未來的挑戰。事實上,柯教授博聞強記,滔滔不絕,風趣幽默,有說不完的話題,說穿了,其實沒有秘密,只是夠好奇,「經常八八卦卦!」,堅持終身學習,像柯教授的六十箱書,對很多人而言絕對是不能承受之重。
        最後,柯教授寄語一眾師弟妹,將來出來社會做事,要內外兼備,大小兼顧,特別在小事上要打醒「二十萬分精神」,辦事能力固然重要,同時衣著、儀容、態度等,一樣也不能忽視,因為這是給僱主的第一印象,簡單如守時,也不是人人做到。至於想到國內發展的同學,事前要多做功課,掌握各地的風土人情,所謂一處鄉村一處例,要因事地而制宜,最緊要放下身段,腳踏實地,努力工作,「否則就會像Motorola,無得撈啦!」
2014/10/31